湄潭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5-13 17:20 字体:[]


2024221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湄潭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各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回升向好。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23亿元,为计划的97.4%,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4亿元,为计划的184%,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亿元,为计划的97.7%,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57元,为计划的95.4%,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8元,为计划的98.3%,增长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5.76亿元,为计划的102.6%,增长14.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0.57亿元,为计划的101%,增长12.8%

(一)巩固成果抓实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提速。一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有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在防返贫上,新增监测户131436人,累计消除风险166529人;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上,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698.5万元、实施项目65个;在稳定就业上,实现脱贫人口务工17781人,申领跨省务工交通补助8562人,搬迁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达2.4人;在东西部协作上,促成多领域结对47对,完成农特产品入粤消费帮扶3.2亿元。二是和美乡村建设有力度。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1+15+124乡村振兴规划、56830户以上村民聚居村寨一图一表一说明村庄规划。坚持项目推动,新(改)建户厕826户,建成巩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3个,完成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电网主网项目2个、配网项目61个,完成危桥改造9座和桐梓园至星联、分水村关田坝组道路硬化,S102湄潭段19.8km大修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17%,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金桥村荣获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三是乡村治理有力度。发挥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和文化促进作用,寨管家”“红白理事会村庄治理模式扎实推进,群众会+”组织方式倾听民声,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文明新风深得民意,送文化下乡”“乡村振兴文化行汇聚民心。成功申报探索移风易俗新举措新办法国家级改革试点,抄乐镇落花屯社区居民公约获省2023年度优秀居民公约。

(二)突出重点增强支撑,四化建设步伐加快。一是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31家企业获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1195万元。茶叶企业做大做强,逅唐、沃丰、升缘产值大幅提升,新增仙龙药业、贵黑茶业、红平商混等6家规模企业,荣获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称号。白酒产业加速发展,聚金、潭泉酒业建成投产,多彩记忆、邹大福酒业加快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完成各类市场主体信贷投放118亿元,15家中小企业获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信贷通支持9940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55亿元。发挥经开区主阵地作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增长10%,工业税收0.9亿元、增长5%,完成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多规合一,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底线约束管控协同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按程序报省审查,全县城镇开发边界31.77平方公里。深入推进城镇四改,棚户区改造1488户、老旧小区改造1271户、背街小巷改造2条,建成燃气管道5.94公里,综合管网改造32公里。获新型城镇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项目3个、资金2149万元,文庭雅苑、名豪熙悦府等22个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推进城镇治理,累计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7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质量,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43人,城镇新增就业47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98人。三是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66.53万亩、产量19.17万吨,就地恢复永久基本农田5289亩、实施园改耕“旱改水”1.1万亩。大力推进林下经济,林地利用面积40.09万亩、产值3.85亿元。茶业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茶青产量28.86万吨、增长4.39%,茶叶产量7.2万吨、增长4.55%,茶叶产值75亿元、增长15.9%,连续四年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域榜首。畜牧渔业平稳发展,出栏生猪24.41万头、牛0.82万头、羊0.97万只、家禽114.64万羽,水产品产量6200吨,禽蛋产量2458.69吨,四肉总产量2.64万吨。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6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62%,永兴镇水稻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壮大,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民合作社48家、家庭农场31家。农业总产值实现107.86亿元、增长3.9%。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命名。四是旅游产业化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培育,招引中国茶海国际水准、夜郎屯旅游开发等优强文旅企业落地,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6家、限上住宿1家、限上餐饮3家。大力推动旅游业态升级,举办永不落幕的茶博会等文旅引流活动80余场次,打造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等17个旅游消费新场景,新增黔茶记忆、永兴古镇、西河下坝露营基地等新业态。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旅游解说人员、茶知仕培训300余人次,赴省外开展旅游宣传推介3次。全力推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月季苑、天壶景区盘活销号,万花源景区启动升级改造。接待游客422万人次、增长10.6%,实现旅游收入46.05亿元、增长32.3%,游客人均花费1092.17元、增长19.6%。获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美誉。

(三)紧扣政策瞄准投向,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一是项目储备接续有力。开展十四五规划项目中期评估,滚动调整充实后规划储备库项目453个、总投资821亿元。围绕中央增发国债支持政策,申报建设需求迫切的项目44个,总投资71.26亿元,资金需求54.54亿元。聚焦发展之需、民生之盼,谋划2024年拟实施重大工程项目206个、总投资301.9亿元。二是重大项目推进有序。实施县级以上重大工程项目149个,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按照六个一批分类推进首批53个停缓建项目盘活处置。投资质量不断提升,工业投资、民间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分别达21.9%47.9%2.7%。紧盯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4+1”基金、行业专项等,向上争资获批项目191个、获得资金11.34亿元。三是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开展“双千百场”和“夏秋攻势”行动,“走出去”招商45次、赴省外召开招商推荐会15场次,新招引企业37家、项目97个,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6.61亿元。

(四)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一亩一证茶树林经营权流转改革,开展有偿使用宅基地26宗,累计办理《湄潭县茶树林流转经营权证》总证266363亩、一亩一证”6731096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农交中心累计挂牌1283宗、金额6.33亿元,完成林权、承包土地经营权、闲置农房、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交易825宗、金额1.64亿元。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县试点二是创新驱动能力有效提升。获批省级创新型企业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绿色工厂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家。全县注册商标、授权专利、有效发明专利、高价值专利分别达4579件、863件、116件、22件,湄潭翠芽”“遵义红列入泛珠三角区域第一批重点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名录。三是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茯莹食品成功申报黔货出山进军营培育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助力出口企业融资超1.2亿元,湄潭翠芽”“遵义红频繁亮相国内重大展会,茶企组团赴海外考察市场、签订出口订单1.5亿美元。实现直接出口4498万美元,其中茶叶直接出口4017万美元。四是营商环境更加高效。加速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跨省通办”合作区域扩大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539件。创新开展“转作风、抓落实、强服务”万名干部进大厅办事体验活动,干部帮代办467次、陪伴走流程632人次。倾力擦亮“贵人服务”品牌,网格包保企业实现全覆盖,化解企业合理诉求28件。

(五)提升质量注重转化,生态优势持续彰显一是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历次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县99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7个;省2022年度警示教育片披露涉及湄潭的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建成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二是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实施中幼林抚育0.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0.95万亩,有害生物防治2.57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5平方公里。湄江河化肥厂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修复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启动建设,开发茶园碳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推进。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三是绿色生态文化广泛传播。组织开展6.5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贵州生态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等系列活动。获全国河长制湖长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六)紧盯弱项聚焦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一是教体事业稳步发展。岩上幼儿儿园、新世纪幼儿园、康乐小学迁建启动建设,实验小学C栋教学楼和湄潭中学1号教学楼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5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6.8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98%,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分别提高到25.29%72.95%。镇、村农体工程实现全覆盖,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高至2.3平方米。二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中医院二期、县医院公共卫生救治能力项目建成投用,十个镇级卫生院完成改扩建,镇(村)两级医保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每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8.7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3.69人、执业护士3.55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是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发20//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13//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072//人。聚焦一老一小,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717.08万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6.7%四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三保底线全力兜牢,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系统推进。紧盯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降,统筹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督促检查,无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扎实开展黄赌毒、反邪防邪、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项治理,持续加强反恐防恐、毒品治理、命案防控、信访维稳、民族宗教、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恢复增长未及预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首位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二是工业经济基础支撑不牢,三是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四是风险防范化解压力较大等。我们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我们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湄潭实践新篇章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建设三区一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2023年一次性收入)同口径增长7%以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12%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以上。

(一)坚定中心任务,擘画和美乡村新画卷。一是综合施策防返贫助增收。紧紧围绕两好两上升、两个100%和一个95%”总体目标,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水平,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二是同心协力抓协作促共赢。集中帮扶优势,整合帮扶资源,深化产业、劳务等重点领域协作,共同探索广东企业+湄潭资源”“广东总部+湄潭基地”“广东研发+湄潭制造”“广东市场+湄潭产品全新模式,提升协作效率,促进共赢发展。三是多措并举强建设抓治理。围绕富、学、乐、美,着力推进五业兴旺,扎实推进三个全覆盖,持续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深入实施双培养等工程和百村万名新农人’”计划,不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积极倡导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文明新风,推动和美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二)坚定主攻方向,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突出抓好工业提效。聚焦首位产业,不断创新茶叶产品,发展壮大新茶饮,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拓展茶业新赛道,力争入规茶企3家以上、规上茶企产值实现7.5亿元。聚焦白酒产业,支持湄窖酒业开拓新赛道、承接新需求,引导聚金、潭泉、多彩记忆延伸包装链、建立自主品牌,力争入规酒企1家以上、规上酒企产值实现2亿元。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从融资、拖欠账款清理、人才和用工需求、要素保障、政策直达快享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政策措施落细落实,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聚焦工业项目,推进锐新科技、德珲食品、亚泰远通技改扩能,启动年产5000吨酱酒及酒旅游一体化建设,加快三一重能风电开发及风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聚焦主阵地,进一步强化经开区水、电、气、讯、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做好土地保障,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承载能力,确保园区标准厂房利用率达95%以上。二是突出抓好城镇提升。围绕东控西扩、南北提升发展思路和一核多点发展格局,不断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加快推进城镇四改,积极打造“15分钟生活圈,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争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13户、老旧燃气管道30公里,新建供水、污水、雨水管网15公里。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持续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信息、高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城乡融合,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合法权益保障体系,持续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以上。力争县城区常住人口增长6000人以上。三是突出抓好农业提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着力建设一批相对集中连片高产示范基地,认真落实种粮补贴奖励等支持保护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6.5万亩、产量19万吨以上。推动农业稳步增长,稳定茶叶、蔬菜(辣椒)、烤烟等特色优势种植业面积、提升单产水平,推进猪、牛、羊等畜禽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着力循环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持续推进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机耕道、排水沟、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广使用适应小农生产、山地作业小型农机,大力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探索科技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科技赋能模式和乡村生产+城市加工+多渠道销售模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以上、家庭农场7家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5.5%以上。四是突出抓好旅游提速。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加快打造以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持续开展永不落幕的茶博会、四季主题等文旅活动宣传引流,力争新增涉旅市场主体20家以上。紧紧围绕一山、一海、两江、两河,打造环茶海、依象山、傍湄水民宿集群,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扩片,多维发力融合发展,力争新增A级景区3家以上、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个以上、等级民宿10家以上、旅游娱乐业态2个以上、市级以上研学旅游基地2个以上,推出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2款以上、经典旅游线2条以上。着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重点对花时间·茗风项目引进优强投资者进行后续开发经营。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15%以上,游客人均花费增长5%以上。

(三)坚定扩大内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是强化投资拉动。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发展的牛鼻子。紧盯政策方向、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按照三年一个周期谋划储备项目,做好前期、做实项目,做到一库多用,并加快推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的项目用地保障。紧盯206500万元重大工程项目全流程管理,停缓建项目盘活处置,力争完成投资30.5亿元以上。紧盯中央增发国债、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投向,深化政策研究解读,提升项目成熟度,力争争取项目资金增长5%以上。二是强化消费带动。深入实施《湄潭县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紧盯重要消费时点,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快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建材等大宗消费,全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以上。抓示范带动,力争打造省级电商直播基地1个、省级电商企业或直播团队3家。三是强化招商联动。立足资源禀赋,聚焦核心产业、龙头企业,精准编制推介大项目好项目;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要素保障,聚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投资福地。力争产业到位资金增长6%以上,引进优强企业16家以上,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52%以上,固投转化率50%以上。

(四)坚定改革信心,集聚开放创新新活力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逐步提升造血能力。持续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全力打造贵人服务·遵满意品牌。二是扩大开放水平。围绕成渝、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引导茶、酒、米、辣等重点产业企业积极参加全国重大展示展销活动,持续办好茶博会等重大对外开放活动,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促进高层互访、结对帮扶、劳务协作、农特产品出口。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用好省级茶产业出口政策,加快打造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茶叶)、贵州茶叶出口集聚区。三是加快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探索网红产品等经营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标杆、品牌示范、技术中心等创建。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一批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加强中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以上。积极争取科研院所、高校支持,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茶业技术革新,加快茶多酚、茶氨酸等成分萃取、研发、应用,加快建设全国新茶饮集聚区。

(五)坚定两山实践,厚植生态文明新成色。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按期完成历次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市级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全面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县城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7%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国控断面水质优于类比率保持100%,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以上。二是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升级和节能改造,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国储林、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三是加快促进“两山”转化。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培育森林康养+医疗、饮食、体育和特色疗养等业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面向成渝市场发展避暑经济。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提升林下经济发展质效,林地利用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产值4亿元以上。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

(六)坚定民生至上,保障美好生活新需求。一是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多措并举开展就业服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组织化程度达到74%。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认真落实县域智慧路灯节能改造等十件民生实事。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岩上幼儿园、新世纪幼儿园、康乐小学迁建、茶城中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全县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实施马山镇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巩固国家级健康县、卫生县创建成果;提质改造兴隆、高台、马山3个区域性敬老院,增加护理型床位160张,建成投用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高至2.4平方米。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债务风险工作落实,着力盘活存量资源缓释偿债压力。全力抓好公共安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国家和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严防社会领域风险,纵深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持续抓好信访维稳,细致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坚定信心、拿出拼劲,主动作为、苦干实干,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全力建设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县、奋力谱写湄潭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