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复杂严峻经济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县域经济呈现强劲恢复、稳定转好、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2020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07亿元,同比增长4.7%,分别高于全国(2.3%)、全省(4.5%)、全市(4.6%)2.4、0.2、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9位,同比增速降低4.4个百分点、位次升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5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6.20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6.43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为:30.0:22.2:47.8。
从已反馈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看,同比增速呈“2升9降”、位次呈“7升4降”;环比3季度增速呈“7升4降”、位次呈“3升6降2平”。(详见下表)
湄潭县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绝对值 |
增速 |
全市排位 | |||||
(%) |
与各级对比±百分点 |
同比±百分点 |
位次 |
同比± | ||||||
比全国 |
比全省 |
全比市 |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18.07 |
4.7 |
2.4 |
0.2 |
0.1 |
-4.4 |
9 |
2 |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8.7 |
5.9 |
3.7 |
2.7 |
-3.5 |
7 |
2 |
3 |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22.5 |
-25.4 |
-25.7 |
-25.8 |
-26.4 |
15 |
-8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7.5 |
11.4 |
2.6 |
0.9 |
3 |
6 |
-1 |
5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9.75 |
-9.5 |
— |
-10.5 |
-25.2 |
-10.6 |
10 |
-4 |
6 |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4.46 |
-5.6 |
— |
-6.7 |
-7.3 |
-4.1 |
7 |
2 |
7 |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
亿元 |
30.71 |
-4.1 |
— |
-0.3 |
-5.2 |
-1.4 |
9 |
4 |
8 |
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亿元 |
179.79 |
9.4 |
-0.8 |
5.3 |
4.6 |
6.5 |
2 |
5 |
9 |
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亿元 |
203.76 |
13.2 |
0.4 |
-0.1 |
-0.3 |
-6.3 |
6 |
-2 |
1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6676 |
4.9 |
1.4 |
持平 |
-0.3 |
-4.2 |
10 |
1 |
1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934 |
8.2 |
1.3 |
持平 |
-0.3 |
-2.1 |
10 |
1 |
二、全年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发展大局稳定,经济作物较快增长
2020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9.93亿元,增长6.5%。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亿元,增长6.3%。一是粮食生产大局稳定,经济作物较快增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增长2.5%,粮食总产量20.76万吨、增长2.7%。与上年同期相比,中药材产值增长11.1%,茶叶产值增长15.7%,园林水果产值增长31.3%,蔬菜产值增长16.9%。二是生猪生产持续恢复,肉类产量较快增长。全县生猪年末存栏23.91万头,增长82.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28.7个百分点。全年生猪出栏28.71万头、增长11.6%,增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0个百分点。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3.06万吨、增长12.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4 个百分点。三是林业、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林业、渔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77亿元和0.97亿元,分别增长7.7%和7.3%。
(二)工业经济持续提速,减税降费惠及企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一是工业经济经受考验。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负增长,增速-1.7%,3月份下降触底达到-3.6%。从4月份开始出现复苏,累计增加值增速开始转负为正,回升至1.2%,5-12月一直实现正增长。二是重点企业持续发力。我县湄窖酒业、麦斯科技等重点企业持续发力,为全年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点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增长54.6%,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08.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个百分点。三是支柱产业稳健回升。特色食品加工行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2020年整体表现稳健,其中茶业行业增长达到两位数,为全县工业实现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食品加工行业增长8.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34%,拉动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四是降税政策惠及企业。各部门通过减税降费、用能补贴、减免社保费用、降低房租等多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困难。1-12月份,全县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总额0.64亿元,下降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16.86亿元,下降9.3%,其中销售费用0.98亿元,下降7%。
(三)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旅游业进一步恢复
2020年,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43 亿元,增长3.6%,比前三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一是金融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9.79亿元,增长9.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3.76亿元,增长13.2%。二是规模以上服务业快速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9.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22.9%,装卸搬运营业收入增长19.6%。三是邮政、电信业增长持续较快。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1.8%;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0.7%。四是旅游业进一步恢复。1-12月,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536.19万人,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85.7%,比前三季度提升17.6个百分点;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02亿元,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69.1%,比前三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低位运行,民生项目加快推进
2020年,全县投资低位运行、增长乏力,农业项目投资增长明显,民间投资扩大,民生项目加快。一是一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乡村振兴、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1-12月,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1.2%,高于上年同期70.6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持续扩大。1-12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三是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围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项目建设推进有力。1-12月,全县医疗卫生投资增长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56.1%。
(五)市场销售明显改善,部分行业仍需恢复
2020年1-3月,受疫情影响,我县商贸企业运行艰难,市场销售低迷,一度出现负增长。4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出台各类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大部分行业触底反弹,市场销售回升态势明显。一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1.4、2.6、0.9个百分点。二是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总体提速。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长19.9%;零售业增长9%;餐饮业增长2.5%。
(六)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就业民生保障有力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20年,全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676元、15934元,分别增长4.9%、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比上年缩小0.07。二是城镇居民就业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支出大幅增长。2020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49万人,比前三季度增加0.09万人。全年民生保障支出呈大幅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5亿元,增长23.8%;医疗卫生支出3.13亿元,增长2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21亿元,增长63.3%。
总体来看,2020年全县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成绩取得来之不易。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