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上半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谌贻琴书记调研湄潭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经济整体增长、稳定恢复。
一、基本情况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75亿元,环比一季度增加32.69亿元。
表1: 2021年上半年湄潭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表 | |||||||||
2021年1-6月 | 2020年1-6月 | 同比变化 | 2021年1-3月 | 环比变化 |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变动(亿元) | 增速变动(百分点)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变动(亿元) | 增速变动(百分点) |
58.83 | 13.4 | 52.08 | 1.2 | 6.75 | 12.2 | 26.14 | 17.8 | 32.69 | -4.4 |
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比2019年同期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7.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2.7%)、全省(12.1%)0.7和1.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4.4%)1个百分点。
表2: 2021年上半年国家、省市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一览表 | ||||||||||
湄潭县 | 遵义市 | 贵州省 | 全国 | 增速对比 |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绝对值 (亿元) | 增速(%) | 县对比市(百分点) | 县对比省(百分点) | 县对比 国家 (百分点) |
58.83 | 13.4 | 1971.75 | 14.4 | 9075.47 | 12.1 | 532167 | 12.7 | -1.0 | 1.3 | 0.7 |
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5.58亿元,同比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6.2%。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16.38亿元,同比增长25.0%,两年平均增长12.5%。第三产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26.87亿元,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为26.5:27.8:45.7。
二、运行特点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完成农业总产值45.33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6.8%。种植业实现稳定增长。全县夏粮总产量38049吨,同比增长5%,其中马铃薯产量37528吨,同比增长4.8%;豆类产量521吨,同比增长24.7%。畜牧业生产稳步向好。猪牛羊禽肉产量5695吨,同比增长11.7%,其中猪肉产量4857吨,同比增长14.2%;牛肉产量334吨,同比增长6.9%,羊肉产量33吨,同比增长20.8%。6月末,生猪存栏186199头,同比增长42.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726头,同比增长15.1%。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增速回归正常。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0.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5.9%)、全省(15.2%)0.7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7.3%)0.7个百分点。环比一季度,增速回落22.2个百分点,回归疫情前正常水平。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两年平均增长11.1%;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0.8%。分行业看,全县10个大类行业中有5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7.4%。分企业看,全县3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产值占整个规上工业比重60.7%。
消费市场趋向活跃,商品销售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2%,两年平均增长11.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3.0%)、全省(25.7%)7.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31.9%)1.7个百分点。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7.7%,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2%,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9.7%,餐饮业同比增长61.2%。网上零售持续增长,全县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11.4%。
项目投资增长放缓,重点领域下滑。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11.9%。增速低于全国(12.6%)2.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4%)6.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6.2%)6.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2.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8.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8.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4.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5%。
服务行业有序恢复,整体情况较好。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4.8%。金融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4.01亿元,同比增长7.9%;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0.96亿元,同比增长12.4%。租赁、居民服务等规上服务业增长较快。1-6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1%。旅游业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57.19万人次,同比增长53.4%;实现旅游总收入23.61亿元,同比增长111.3%。
三、存在问题
重点行业入库缺失。上半年,我县上规入统单位整体增加,在库单位154个,呈逐月增加。截止目前,仍有工业、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服务业五个重点行业无新增上规入统企业。
工业经济韧性不足。一是行业产值增速下降。茶叶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29.7%,半年同比下降7.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2.8个百分点;建材行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影响,半年同比下降26.4%。二是企业库存压力增大。上半年,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产销比为86.0%,比一季度回落21.4个百分点。产销形势下降,对企业营收带来压力。
项目投资推进乏力。一是单月可报投资量受限。在库可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项目上,单月可报投资量受限。二是房开拉动不足。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占全县总投资比重为32%,增速为-11.5%,房开投资增长乏力。三是要素保障不力。部分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停工,部分项目因用地环评审批艰难,项目难以开工。
商贸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在库企业少,持续增量不足。6月末,全县在库商贸企业22家,经营规模有限,持续增量不足,在全市不具竞争力。二是调查对象入规入统动力不足。由于传统经营理念和规避税收等原因,个转企、企转规动力不足。
四、工作建议
加大上规入统培育力度。加强对新增入库缺失的工业、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服务业等5大行业的规上企业的培育力度。严格按照规上企业入库标准,积极对接税务部门,通过企业纳税信息建立拟入库企业台账,力争实现上述行业新入库企业零的突破,为三季度经济增长作贡献。
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一是优化现有存量企业,鼓励企业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现有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二是扶持负增长企业企稳回升。1-6月,有14家负增长企业制约全县工业增速,对我县工业持续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促进项目投资健康发展。一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1-6月,全县在库项目有153个,从投资规模来看,500-5000万元项目居多,亿元以上项目占比不足三成。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紧紧围绕年初谋划重大项目清单,聚焦项目开工难点,精准施策,做好精细化服务,加快推动各类重大项目开工落地,切实将“规划图”变为“实物量”。
总体看来,上半年县域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但需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行业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执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企业纾困发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