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强化作风建设,狠抓目标推进,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升,居民消费价格温和稳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积极恢复,项目投资环比回升,消费市场升温回暖,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发展趋势“预期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
初步核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34亿元,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2.5%)1.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省(4.5%)、全市(5.3%)0.5、1.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8.6%。
表1: 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 ||||||||
指标 |
湄潭县 |
遵义市 |
贵州省 |
全国 |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64.34 |
4.0 |
2181.03 |
5.3 |
9830.44 |
4.5 |
562642.00 |
2.5 |
按三次产业分 |
|
|
|
|
|
|
|
|
第一产业 |
16.84 |
4.4 |
222.33 |
4.5 |
1092.02 |
5.1 |
29137.00 |
5.0 |
第二产业 |
20.68 |
11.2 |
1072.69 |
9.7 |
3779.09 |
8.0 |
228636.00 |
3.2 |
第三产业 |
26.82 |
-1.0 |
886.01 |
0.8 |
4959.32 |
2.0 |
304868.00 |
1.8 |
图1: 湄潭: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结构图
二、主要经济指标稳定恢复增长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分别增长4.0%、25.1%、9.4%、5.7%、5.8%、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恢复增长,增速环比上月分别提高2.0、22.6、0.2个百分点。
表2: 湄潭县202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 ||||||
指标名称 |
2022年1-6月 |
2021年1-6月 |
同比变化 |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
1.地区生产总值 |
64.34 |
4.0 |
58.83 |
13.4 |
5.28 |
-9.4 |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2.0 |
— |
16.6 |
— |
-18.6 |
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
— |
-2.1 |
— |
9.8 |
— |
-11.9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8.19 |
-2.1 |
28.79 |
30.2 |
-0.60 |
-32.3 |
5.财政总收入 |
4.25 |
-12.8 |
4.88 |
0.5 |
-0.63 |
-13.3 |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76 |
-3.9 |
1.83 |
-19.6 |
-0.07 |
15.7 |
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13.64 |
25.1 |
10.91 |
11.6 |
2.73 |
13.5 |
8.全部金融存款余额 |
212.32 |
9.4 |
194.01 |
7.9 |
18.31 |
1.5 |
9.全部金融贷款余额 |
233.63 |
5.7 |
220.96 |
12.4 |
12.67 |
-6.7 |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2290 |
5.8 |
21068 |
10.8 |
1222 |
-5.0 |
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8162 |
6.3 |
7676 |
14.4 |
486 |
-8.1 |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6.8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0.68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6.82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为26.2:32.1:4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占比降低0.3个百分点,二产占比增加4.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降低4.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8.57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7.56亿元,增长4.5%。蔬菜产量9.30万吨、增长8.6%,茶叶产量4.05万吨、减少0.8%,生猪累计出栏15.72万头、增长0.7%,羊累计出栏0.74万只、增长6.8%。工业生产积极恢复。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报完成增加值0.68亿元、同比增长10.5%,较上月提高32.3个百分点;1-6月完成增加值3.44亿元、同比增长-2.0%,较上月提高2.0个百分点。从企业看,全县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单月负增长企业14家、较上月减少14家;累计负增长企业22家、较上月减少2家。从行业大类看,11个行业大类中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烟草制品业、计算机和通信等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5个行业6月当月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45.5%,较上月提高27.3个百分点。服务业降幅收窄。服务业持续恢复,1-5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下降27.7%,增速降幅较上月收窄6.2个百分点。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6.82亿元,增长-1.0%,拉低全县GDP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1.04亿元、增长-21.1%,贡献率-11.0%,拉低增长0.4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增长-6.7%,贡献率-2.9%,拉低增长0.1个百分点;教育业增加值完成3.94亿元、增长-5.5%,贡献率-9.3%,拉低增长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餐饮、教育、文化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降幅较1-5月收窄22.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2.4%,第二产业增长157.3%,第三产业下降23.4%。消费市场升温回暖。从在库企业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37亿元、增长-7.4%,降幅较上月收窄5.6个百分点。14个限上批零业消费类别中有8个累计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增长面57.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烟酒类、饮料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1%、2.9%、18.5%;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1%、42.1%。对外贸易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县实现直接出口2648.6万美元,同比增长26.0%。其中,茶叶直营出口额为2448.2万美元,同比增长35.0%。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发展活力不断迸发,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68户,其中新增企业41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645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户。截止2022年6月末,全县累计注册登记市场主体3.63万户、增长4.8%,其中企业0.65万户、增长2.1%,个体工商户2.93万户、增长5.5%。
五、民生保障稳固有力
民生支出加力提效。1-6月,全县九大类民生财政支出10.21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9%。文旅体育传媒、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林水、住房保障、节能环保、教育等领域保障有力,增速均在10%以上。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2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35人,培训城乡各类劳动力、企业职工2620人。居民消费价格平稳。6月,全县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月下降0.1,累计较去年同期回升1.1。
六、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290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162元、同比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73,较上年同期减少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