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2022年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3-10 15:54 字体:[]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与疫情、汛情、旱情交织叠加等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和复杂局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全县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稳中求进、稳中趋优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在1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全部金融存款余额、全部金融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5个指标呈正增长,其余6个指标均呈负增长。与去年同期比,增速呈“2升9降”。

 表1湄潭县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1-12月

2021年1-12月

同比变化

绝对值

增速
(%)

绝对值

增速
(%)

绝对值

增速
(百分点)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34.40

1.2

131.04

9.4

3.36

-8.2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5.7

0.3

-6.0

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1

-24

19.9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7.85

-4.9

60.83

13.8

-2.98

-18.7

5.财政总收入

亿元

8.45

-15.9

10.06

3.2

-1.61

-19.1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90

-16.1

4.65

4.2

-0.75

-20.3

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27.70

-7.4

29.96

-2.4

-2.26

-5.0

8.全部金融存款余额

亿元

213.99

12.2

190.75

6.1

23.24

6.1

9.全部金融贷款余额

亿元

239.94

7.6

222.98

9.4

16.96

-1.8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769

4.8

39856

8.7

1913

-3.9

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85

6.8

17495

9.8

1190

-3.0

二、全年经济运行特点

(一)县域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经济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40亿元,同比增长1.2%,两年平均增速5.2%。二是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政策积极推进,工业经济总量得以提升,二产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逐步提高。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8.8:23.8:47.4,与上年相比,一产占比降低0.4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三产占比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4亿元、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1.94亿元、增长0.1%,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3.72亿元、增长0.1%,两年平均增长4.3%。

(二)粮食生产略有下滑,经济作物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3.77亿元,同比增长4.3%。一是粮食生产略有下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5.57万亩,同比下降3.5%,产量18.80万吨,同比下降4.4%二是经济作物总体稳定。全县蔬菜产量31.06万吨,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1.67万吨,同比增长8.5%;豆类产量0.28万吨,同比增长132.5%;烟叶产量0.58万吨,同比增长1.7%;茶叶产量4.99万吨,同比下降1.6%。

(三)工业经济承压前行,行业贡献各有优劣。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7%;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7%。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疲软。自年初以来,我县累计上报增速持续下降,单月增速环比起伏过大,二季度以后,随着企业生产的逐步稳定,下降幅度逐步收窄。10月,受湄窖酒业高端产品的生产备货及复烤厂开工生产,单月增速实现扭负为正,至12月,单月增速本年首次实现连续三月正增长。二是烟草制品业贡献突出。烟草行业占比高达22.1%,增长贡献大。12月单月上报增速51.4%,累计上报增速16.4%,拉动行业增长3.0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持续恢复,重点服务业企稳回升。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3.72亿元,同比增长0.1%,两年平均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个百分点。一是批发零售业较快增长。2022年,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6%,较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较前三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二是重点服务业增速扭负为正。重点服务业1-11月增速为6.2%,较前三季度提高30.8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4.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8.3%。

(五)项目投资增势良好,第二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比下降4.1%,较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5.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3.0:26.1:50.9,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0、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提升15.5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1769元,较上年增加1913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685元,较上年增加1190元,同比增长6.8%。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4,比上年缩小0.04。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