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府办函〔2023〕117号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 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 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12-06 14:41 字体:[]
索引号 000014349/2023-379464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3年12月06日
文号 湄府办函〔2023〕117号 是否有效
标题 湄府办函〔2023〕117号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 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 ...

文字解读


湄府办函〔2023〕117 号

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 建“场景+住宿+多业态”

小旅游生态圈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县直相关工作部门:

《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 小旅游生态圈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 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6日

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 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实施

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要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深 入实施‘四大行动’,围绕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各种场景,依托酒店和民宿深入挖掘业态,紧盯业态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加快建立‘场景+住宿+业态’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住宿为核心、全业态联动发展的旅游体系,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工作要 求,结合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场景营销引流,住宿 便捷舒适,业态特色明显”的思路,加快打造我县以“住”为核 心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建设。

一、工作目标

2025年,形成以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为中心,覆盖湄江街道、鱼泉街道、黄家坝街道、兴隆镇、永兴镇、高台镇、复兴镇等 7个镇(街)的以“住”为核心的“场景+住宿+多业态” 小旅游生态圈。涉旅领域深度合作和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体系基本建立,湄潭休闲度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集群发展内聚力、资源整合力、精品线路吸引力、区域影响力大幅提升。

——住宿聚集效应初步呈现。全县住宿与休闲度假、浙大西 迁和红色文化研学、茶酒品鉴、避暑康养等特色资源形成链接的 小旅游生态圈基本形成,逐步实现涉旅市场主体汇聚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满足游客住宿消费需求,住宿聚集效应初步呈现。

——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以茶文化特色凸显、浙大 西迁文化、红色文化优势互补,创新旅游消费场景,多层次满足 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综合性消费需求,旅游公共服务便利 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文旅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旅游体系转型升级。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 的旅游体验为目标,发挥湄潭自身特色优势资源,以小旅游生态 圈为主,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体系转型升级。

——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在以“住”为核心,构建“场 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的带动下,全县旅游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到 2025年,全县接待游客 6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均在 20%以上,旅游经济效益实现较好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住宿品质

1.提升现有住宿品质。紧盯市场消费,着力对现有住宿单位设 施设备、服务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提质改造,全力提升集群内酒店、民宿、茶庄的综合品质。重点对圣地皇家金煦酒店、天壶酒店、湄潭大酒店、兰江酒店、户晓民宿、万花源温泉民宿进行提档升级。(牵头单位:县文旅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兴隆镇政府、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经贸局、县人社局、县市监局、黄家坝街道、永兴镇、 高台镇、兴隆镇)

2.建设精品特色酒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住宿业优质企 业和连锁品牌资源,丰富住宿形态,支持国内优强企业在集群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高端住宿业态,推动集群内酒店住宿业品牌化发展。重点推进湄潭茶舍(AURUA)度假酒店项目建设,做好柏亚斯酒店、德福添福电竞酒店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按时装修完成投用。(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投促局、县经贸局、县营商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县住建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兴隆镇政府)

3.整合打造民宿集群。根据《遵义市民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浙大西迁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元素的中高端茶宿(庄)、红宿、酒庄。重点扶持浥园、户晓、兰馨庄园、万花源温泉民宿、偏岩塘民宿集群等项目,推动水美乡村民宿带建设,提高湄潭住宿品质。(牵头单位:县文旅局、鱼泉街道办事处、兴隆镇政府、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投促局、县水务局、县经贸局、 县市监局、县营商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湄江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复兴镇政府)

4.支持住宿品牌打造。大力支持住宿设施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高等级品牌申报等工作,做好集群内星级饭店、标准化民宿的培育工作,遴选一批资源优、基础好、潜力大的住宿市场主体进行重点支持。(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投促局、县经贸局、县市监局、县消防大队、湄江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兴隆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复兴镇政府)

(二)完善旅游业态

1.旅游餐饮方面。一是围绕传统、新派、时尚菜品类型和黔菜标准体系、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培育“生态黔菜”餐饮名店,重点在圣地皇家金煦酒店、天壶大酒店、湄潭大酒店、兰江酒店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全茶宴特色餐饮;二是开展集群特色餐饮大赛和名优餐饮品牌评选活动,集中宣传推荐集群特色菜品, 推出一批地方经典菜品、名小吃、名饮品等;三是发挥湄潭茶产业优势,打造中国茶城新茶饮街区;四是推出以家常小炒为特色的香江半岛美食网红线路;以夜宵小吃为特色的茗城外滩、盛世茗城美食精品线路;以小林蹄髈、马儿杆鱼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美食线路;五是进一步强化对烹饪协会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2025年,培育限上餐饮市场主体 4家,打造“生态黔菜”餐饮名店 1家。(牵头单位:县经贸局、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县人社局、县综合执法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 兴隆镇政府)

2.旅游交通方面。一是进行资源整合,增设金桥--斗门农旅小镇旅游定制车;二每年对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从业人员开展 4次培训,增强市场主体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游客满意度;三是积极主动向上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对重点区域路面及安防工程等进行提质改造。(牵头单位:县交通局;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兴隆镇政府)

3.旅游游览方面。一是推动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周边配套建设,丰富夜间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业态,增强旅游消费质效;二是聚焦增强游客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等目标,依托集群及周边旅游主要吸引物,打造中国茶海、 永兴古镇、浥园半日茶空间、金桥-斗门农旅小镇等“拳头”产品,创新推出星空露营基地、湄窖文化公园等旅游项目,丰富集群旅游业态;三是推进文旅、茶旅、工旅、农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2025年,力争新增 2个国家 3A级旅游景区、2个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分别推出茶旅、农旅、工旅融合线路各一条。(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湄潭分局、县营商环境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兴隆镇政府、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

4.旅游购物方面。一是支持打造中国茶城购物示范街区;推进湄潭绿色旅游商品基地建设,支持琦福苑茶业公司、阳春 白雪茶业公司、湄窖酒业公司、茅贡米业公司、茯莹食品公司等 旅游商品骨干企业联动合作发展,丰富旅游商品供给种类并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大与浙江大学投资集团文创公司合作,强化与逅唐茶业公司和春水堂茶业公司合作,推出具有集群特色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旅游饮品;四是围绕夜郎屯艺术村项目,开 发夜郎文化相关旅游商品。 2025年,完成“遵义好物”门店提档升级工作;推出 4款以上具有集群特色的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进一步提高浙大西迁陈列馆、茶博馆农特产品市场化水平。(牵头单位:县经贸局、县文旅局;责任单位:湄潭经开区、 县投促局、县茶产业中心、县文联、县农业农村局、茗城农商旅集团公司)

5.旅游娱乐方面。一是推动半山音乐营地、梭米河漂流等娱乐业态改造升级,提升湄江航运游览业态,鼓励企业丰富经营业态,推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二是提档升级珈豪歌舞、 尊荣会、新起点及欢乐现场 4处文娱场所。(牵头单位:县文旅局、县交通局、县教体局、黄家坝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兴隆镇政府)

6.旅游康养方面。依托万花源温泉、湄潭温泉大酒店、复兴 镇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发展康养住宿,丰富万花源温泉和湄潭温 泉大酒店旅游业态,推出康养医养为主题的七号禅院、花时间.茗风康养基地。 2025年,新增或提档升级康养市场主体 2家。(牵头单位: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兴隆镇政府、复兴镇政府;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自然资源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高台镇政府)

7.文体研学方面。依托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茶工业博物 馆、浙大西迁陈列馆等重点资源,以北纬 27°劳动培训基地为主要载体,结合集群特色和优势,重点针对茶文化、浙大西迁文 化、红色文化等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游产品,强化我县中小学生研学实验教育基地打造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研学活 动。重点对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茶工业博物馆等研学基地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研学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2025年,全县新增县级研学旅游基地 4个,申报市级研学旅游基地 4 个、省级研学旅游基地 1 个;累计开展研学活动 200场次以上。(牵头单位:县教体局、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团县委)

8.业态场景方面。一是立足金桥·斗门农旅小镇、永兴古镇、 黔茶记忆、湄江滨河景观等现有景区景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研”九要素不断调整和丰富旅游业态,增强游客体验感;二是不断完善业态场景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完成滨河景观的灯光改造升级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夜郎屯艺术村项目建设,2025年力争一期项目能投入使用。(牵头单位:综合执法局、鱼泉街道办事处、永兴镇政府;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市监局、湄江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复兴镇政府、高 台镇政府、兴隆镇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小旅游生态圈工作领导小组(附件 1),统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文旅局,由分管副县长任办公 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湄潭县以“住”为核心 多业态融合发展示范集群打造。

(二)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 改革,加大对来湄投资涉旅企业代办服务力度,建设国内一流营 商环境。全县按照“统一受理,分块负责”的原则,建立集群高 效投诉和舆情处理机制,对游客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 查、有查必果,不断提高旅游投诉的结案率和游客的满意度。

(三)入驻智游遵义,开发智游服务。县文旅局牵头组织县内重点涉旅企业入驻“智游遵义”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实现 主要旅游消费场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实时信息推送。建设游客 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 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基本实现旅游服务智能化。

(四)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县文旅局会同县人社局联合对县内重点涉旅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加快导游员、讲解员、酒店(民宿)管理员、住宿餐饮服务员规范化、标准化、 职业化建设;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补充县域旅游专业人才;在返乡、回乡人员中培养发展一批旅游人才,着力建设一支“有 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县旅 游服务质量。

(五)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督促问效。全面压紧压实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责任,县委办(综合督查室)按照实施方案和 工作计划表明确的内容,定期开展督查,对无故未按序时进度推 进或推进迟缓的单位要进行督查问效,对同一问题两次督查通报 仍未有实质性推进的,按程序提交纪委(监委)问责处理。

附件:1.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 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 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打造工作计划表

102.湄府办函〔2023〕117号--附件1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 住宿 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工作领导小组名单.pdf

102.湄府办函〔2023〕117号--附件2湄潭县加快打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 住宿 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工作计划表.pdf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