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湄潭县 2023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湄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6日
湄潭县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坚持以“产出来”和“管出来”为核心, 持续以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为载体,强化源头治理和执法监管,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控制,提升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公众健康和消费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产品“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和“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等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底线、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把牢生产源头,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依法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把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和准入管理,规范实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建立和畅通农业投入品经营渠道,推广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 落实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实行农资经营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提升经营主体水平。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 实名购买制度,推动兽药良好规范经营,杜绝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兽)药行为。完善农业投入品巡检巡查和产品抽检制度,纳入可追溯监管范围。大力推进农药、化肥等减量控害, 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防农业投入品乱用和滥用,依法落实兽药休药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管理制度。
(二)加大抽样检测力度,持续推进茶叶“五项”检测制度
一是加大对基地、专业合作社、企业的抽检力度,湄潭县农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年要完成速测任务 4000 个,其中完成胶体金试剂条检测 1200 个;定量检测任务 300 个,其中种植业产品 240 个,畜产品 50 个,水产品 10 个。同时,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加大抽样送检频次,对两次以上不合格的企业(合作社), 实行黑名单制度,取消一切奖补政策和涉农项目的申报资格。二是加大对 27 家“贵州省电子监控点”企业的督导检查,每家全年完成样品检测 300 个以上。三是加大对 15 个镇(街道)的督导检查,每个镇(街道)全年完成 7200 个以上的速测任务。四是持续推进茶园茶青检测、茶青交易市场抽检、茶青进厂检测、成品茶抽检、举报检测“五项”检测制度,严把源头质量关,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三)全面推广合格证制度,开拓追溯新局面
一是加大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推广力度,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应开尽开,对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开展针对性宣传,实现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全覆盖。二是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晰合格证开具的 利好性,树牢“不合格、不上市”理念,形成“法律+自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格局。三是探索更便捷高效的亮证方式,形成多 种开具方式并存的新格局,切实让民众享受到合格证机制带来的制度红利。
(四)加大整治力度,深化问题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加大执法查处,重点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茶园违规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违规使用催芽剂行为, 违规经营禁用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违法使用禁用农药、超范围使用限用农药。二是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饲料生产、养殖饲喂、收购贩运环节添加“瘦肉精”的行为进行查处。 三是开展养殖抗菌药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兽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未按规定销售和使用兽用处方药、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菌药、不执行休药期等行为。四是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场清理整顿,重点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违法销售和屠宰病死猪的行为。五是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养殖及育苗过程中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等禁用药物和不执行休药期的行为。六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时节 严厉打击制售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 产苗种、农机具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强检打联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加大高风险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抽查力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实施检打联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健全大案要案协作查处机制,开展案件联合查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凡达到移交标准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组织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六)聚焦农安县创建,保质保量迎接验收
今年是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验收之年,各镇(街道)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查农资市场,绝不能出现无证经营农(兽)药以及经营国家禁止使用的农(兽)药现象(两个一票否决)。按要求巡查辖区的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基地巡查记录,指导经营主体规范建立生产档案。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 示范点要具备完整的种植(养殖)台账、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生产环境清洁、各种制度上墙等条件。各经营户必须按要求规范建立经营台账。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务必根据考核要求, 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切实做好农安县创建迎检各项工作。
(七)持续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可溯化
为打造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县已有 207 家企业入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追溯平台,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大 工作推进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应驻尽驻,实现数据透明化、可溯化。
(八)加快“两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业竞争力
切实做好“两品一标”认证及证后监管工作,加快“两品一标”“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等认证进程。全面完成绿色食品 4 个、有机农产品 5 家、“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 个的认证任务,全面启动“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 的认证申报工作。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全面完成省、市下达认证任务。绿色食品要突出全过程管理控制, 有机农产品要坚持因地制宜和生态安全,地理标志农产品要立足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
(九)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对涉农项目相关资金进行整合,在去年统防统治、绿色 防控 6 万余亩的基础上,今年力争达到 12 万亩。涉农项目资金和奖补政策要向企业发展自有基地倾斜,鼓励企业发展自己的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面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新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级、各行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全系统的应急处置技能。强化舆情监测,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对负面舆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严防舆情的发酵和蔓延。开展农业普法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托主流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十一)完善监管制度,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增强综合协调能力,确保监管到 位。做到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力有 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站有职能、有人员、有设备,有力有效开展日常监管和速测等工作。
(十二)强化协调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加强工作联动,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开展联合行动,强化重大问题联合整治和重大案件协同查处。加强农业系统各行业、各单位的协作配合,推动农业技术、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与检测、质量安全执法与综合执法有机结合,实现疏堵结合,生产与监管并重。动员全系统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通过横向合作和纵向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创建信息沟通顺畅、指挥协调有力、协同配合到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相关单位和农业企业(合作社),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有力保障、行动上快速反应,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有序推进,全面完成。
(二)强化职责落实。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原则, 层层签订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建立监管台帐,做好监管记录,健全完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 确保监管对象全覆盖、监管工作真到位。
(三)强化督导考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不力,导致出 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湄潭农业产业发展及产业声誉的, 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未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农业企业(合 作社)不予以项目、资金等政策支持。对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 到位,工作推进缓慢,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严肃追责问责。